文章来源:《人民论坛》杂志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经验总结与未来展望
国务院国资委党委
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12月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制定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年6月30日亲自主持召开中央深改委第十四次会议审定《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正式拉开了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大幕。面对突发疫情以及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等风险考验,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广大国有企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的决策部署,扎实推进各项改革任务落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积累了一大批宝贵经验,为新一轮深化国企改革奠定了坚实基础。
以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为标志的新时代国企改革取得重大成果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国务院国企改革领导小组统筹推动下,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广大国有企业坚持提高政治站位,把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推动国企改革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三年行动方案确定的重要改革任务高质量全面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成为党和国家近年来着力推动的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一项重大工作。
一是首要任务高效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精神全面引领新时代国企改革实践。把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着力推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资国企工作的重要论述大学习大普及大落实。全面落实“第一议题”制度。通过党委(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联学会等多种方式,第一时间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有没有学习研讨、有没有贯彻措施、有没有督导推动、有没有跟踪问效”四项标准强化督导、确保落实。全面加强“穿透式”学习培训。编印《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以来习近平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重要论述和有关会议精神材料汇编》等“两摘编一汇编一读本”,推动学习宣贯工作直达基层一线、覆盖重要二三级子企业,3年来各地各中央企业累计开展专题培训超过33万场次,中央企业培训超过500万人次。全面实施“一把手”改革工程。各地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和中央企业主要负责同志均召开专题会议,对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作出部署。通过持续深入抓学习贯彻,国资国企广大干部明方向、清思路、晰路径,奋力把学习成果不断转化为波澜壮阔的改革实践。
二是制度建设切实加强,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和国资监管体制更加成熟定型。积极探索扎根中国土壤、彰显中国智慧、体现中国风格的国有企业治理机制,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全面贯彻“两个一以贯之”,落实《关于中央企业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加强党的领导的意见》,出台董事会工作规则、董事会和董事评价、董事会报告重大情况等制度,中央企业及其重要子企业、地方一级企业及其重要子企业全部制定前置研究清单,各级国有企业基本实现董事会应建尽建、外部董事原则上占多数。国资监管效能切实增强。全面履行出资人职责、国有资产监管职责和负责企业党的建设工作职责,加快监管理念、重点、方式、导向等全方位转变,深化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专业化、体系化、法治化“三化”监管优势更加彰显,形成与我们党集中统一领导优势相适应、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协调的国有资产监管新模式。
三是重点问题攻坚突破,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新国企加速涌现。以增强企业活力、提高效率为中心,深入推进国有企业市场化经营机制改革。强化国有企业独立市场主体地位取得历史性突破。公司制改制全面完成,对中央企业各级企业的功能界定分类首次实现,国有企业办社会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全面扫尾,全国国资系统监管企业2万多个各类公共服务机构、1500万户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基本完成分离移交。三项制度改革实现全方位破冰破局。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全面推行,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的管理人员比例分别由2.5%、1.9%提升至5.7%、4.5%,94%具备条件的中央企业和88.8%具备条件的地方国有企业子企业开展中长期激励。中央企业各级子企业中混合所有制企业户数占比超过70%。改革专项工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深入推进“双百行动”“科改示范行动”“区域性综改试验”“深化东北地区国资国企改革”“世界一流企业示范工程”,一批老国企焕发新生机,一批现代新国企加速成长。
四是布局结构优化调整,国有资本整体功能和配置效率显著提升。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新时代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的意见》,积极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持续深化。以市场化方式推进4组7家中央企业战略性重组,新组建、接收8家中央企业,协调推动30余个中央企业专业化整合重点项目,中央企业涉及国家安全和国计民生领域营业收入占总体比重超过70%。全国省属国有企业实施116组347家重组,开展专业化整合2150次。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步伐加快。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加大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绿色环保等领域投入力度,强化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海洋工程、智能装备、芯片等高端制造业布局,3年来中央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年均投资增速超过20%。企业瘦身健体成效显著。中央企业法人户数累计压减44%,管理层级大多数控制在四级(含)以内,从事主业的户数占比达到93%。“僵尸企业”处置和特困企业治理任务基本完成,非主业非优势业务和低效无效资产清退任务加快落地,中央企业主业投资占比和从事主业的子企业数量占比均超过90%。
五是强根铸魂优势彰显,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实现根本性加强。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坚持不懈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国企党建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推动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全面严起来、实起来、强起来。管党治党责任体系系统重塑。建立国有企业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长效机制,健全中央企业党委(党组)报告年度党建工作、党委(党组)书记现场述职等制度,出台党建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企业党建工作体系加快建立健全,党建责任得到层层压实。党建基层基础全面建强。坚持“四同步”“四对接”,健全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的具体制度,加强基层党组织书记、党务干部、党员三支队伍建设,有力消除混合所有制企业党建盲区,基层党建标准化规范化水平大幅提升。正风肃纪反腐持续深化。推进中央企业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统筹推进中央巡视国资委党委和中管企业党委(党组)反馈问题整改,严肃查处利益输送、设租寻租、化公为私等靠企吃企问题,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通过坚持和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一些企业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存在的弱化、虚化、淡化、边缘化等问题得到根本扭转,党建政治优势更好转化为企业发展优势。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深入实施,推动国有企业发展方式发生深刻转变,科技创新取得重大突破,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国有企业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抗击新冠疫情的大战大考中“顶梁柱”作用充分彰显,在落实国家重大战略、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中主力军作用充分发挥,在承担急难险重任务、保障和改善民生中姓党为民政治本色充分体现,为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作出了重要贡献。
坚持和运用好新时代国企改革的宝贵经验
新时代国企改革成果显著,在实践中取得的宝贵经验弥足珍贵,需要长期坚持并不断完善。
一是牢牢把握指导思想,始终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资国企工作的重要论述统领国企改革。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系统宣示了新时代我们党领导和发展国有企业的大政方针、根本原则和重大举措,是新时代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的科学指南,是国企改革的源头活水。
二是牢牢把握重大原则,把党的领导贯穿国企改革全过程各方面。坚持和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坚决防止以深化改革为名弱化党的领导,坚决反对借口同国际接轨、把党的领导和党建工作同生产经营对立起来、弱化甚至否定党的领导和党建工作的错误做法,推动企业党的建设与企业改革发展深度融合,为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三是牢牢把握使命任务,始终站位党和国家事业大局谋划推进改革。紧紧围绕党之大计、国之大计,聚焦战略安全、产业引领、国计民生、公共服务等功能,谋划和推进各项改革任务,使改革更好对接发展所需、民心所向,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维护我国经济安全、产业安全、国家安全提供坚实支撑。
四是牢牢把握正确改革方向,推动国有企业与市场经济深度融合。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不动摇,坚持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动摇,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中心,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企业发展规律深化国企改革,不断强化企业独立市场主体地位,坚持和完善我国基本经济制度。
五是牢牢把握改革方法论,切实增强改革实效。落实“可衡量、可考核、可检验、要办事”的要求,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树立系统观念,构建强有力的组织推进体系和务实高效的工作推进机制,紧盯重点难点攻坚突破,推动改革系统集成、协同高效。
乘势而上实施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2023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发表的《当前经济工作的几个重大问题》文章中对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作出重大部署。国资国企将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为重点,深入实施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坚定不移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更大作用。
一是围绕增强产业引领力深化改革,更好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更大力度布局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绿色环保等产业投资力度,在集成电路、工业母机等领域加快补短板强弱项,促进支撑国家算力的相关产业发展,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强化在产业链循环畅通中的支撑带动作用。深入推进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发挥龙头企业优势,持续推动基础固链、技术补链、优化塑链、融合强链。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加快在重要领域和节点实现自主可控,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积极参与全球产业链优化布局。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重点,聚焦重点国家和重点项目深耕细作,增强资本、技术、人才等各类要素全球化配置能力,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
二是围绕提升科技创新力深化改革,有效发挥在新型举国体制中的重要作用。加快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强基础性、紧迫性、前沿性、颠覆性原创技术研究,尽快取得更多“从0到1”的突破,提升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能力。大力提高投入产出效率。突出科技产出、科技成果、科技转化、科技产业,构建以实效为导向的科技创新工作体系,强化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牵头建设更多高效协同的创新联合体,打通产业应用“最后一公里”。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完善科技人才评价机制,探索创新对科技人才的激励手段,赋予领军人才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和经费使用权,建立更有效的科技成果收益分享机制,让广大科技人才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充分释放。
三是围绕提高安全支撑力深化改革,着力提升安全发展能力水平。增强重要能源资源托底作用。推进重要能源、矿产资源国内勘探和增储上产,扩大优质煤炭产能,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提升种子自主可控和海外粮源掌控能力。强化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通信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强化对主干电网、主干管网等网络的布局,加快关键大通道和重要枢纽建设。坚决守住不发生重大风险的底线。推动建立健全多层次债务风险预警机制,强化重点领域投资管控,加强境外项目经营风险防控,有效防范各类风险衍生或外溢。
四是围绕打造现代新国企深化改革,加快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提升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现代化水平。全面落实“两个一以贯之”,把党的领导贯穿到公司治理全过程,动态优化国有企业党委(党组)前置研究讨论重大经营管理事项清单。分层分类落实董事会职权,强化外部董事规范管理和履职支撑,完善董事会向经理层授权制度。全面构建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下的新型经营责任制。更大力度推行管理人员竞争上岗、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相关制度,分类明确并优化员工市场化退出的标准和渠道,探索建立完善企业内部人才市场,真正按市场化机制运营。健全更加精准灵活、规范高效的收入分配机制。完善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核心关键人才薪酬制度,加大收入分配向基层关键岗位、作出突出贡献的一线苦脏险累岗位倾斜力度,推动中长期激励政策更大范围、更大力度规范实施,支持国有企业结合实际探索创新更多灵活的激励方式。
五是围绕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深化改革,更大力度促进各类所有制企业共同发展。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支持企业依法自主经营。健全国资监管体制,放大专业化体系化法治化优势,提升监管信息化水平,更好发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功能作用。深化国有企业分类核算、分类考核。完善企业功能界定与分类,设置更有针对性、个性化的考核指标。完善公益性业务目录,深化公益性业务分类考核,建立与公益性业务分类核算相适应的补偿机制。加强同各类所有制企业的协同合作。积极稳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更好发挥积极股东作用,提升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质量,鼓励国有企业与其他所有制企业加强各领域合作,在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新时代新征程,国资国企广大干部职工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更高站位、更强责任、更大力度把国企改革向纵深推进,推动国有企业坚定走好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家正】